质量样板展示区的墙体钢筋绑扎技巧及制作工艺

  一、钢筋制作:

  1、原材料要求:

  (1)、钢筋进场必须有材质证明书及许可证,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并应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就堆放,标明钢筋级别、规格和数量。钢筋与地面之间应垫不低于200㎜的底楞。露天堆放时,宜在钢筋上加覆盖物,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3)、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4)、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有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结果符合现行中家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5)、钢筋调直后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2、加工前的施工准备:

  (1)、钢筋加工前应认真、全面熟悉施工图、会审记录以及施工验收规范,具体弄清以下几点:

  a、钢筋的锚固长度、梁、柱、剪力墙钢筋允许的钢筋搭接位置及连接方式;

  b、柱、梁箍筋的加密区域;

  c、柱筋、框架梁筋与柱的位置关系,钢筋翻样时须保证其规格和尺寸以及钢筋的布置情况;

  d、板内负筋和板底筋的搭接位置,其端头的锚固长度;

  e、预留孔洞处是否需附加钢筋;

  f、现浇构件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

  g、主、次框架梁钢筋的位置关系,单、双向板钢筋的布置。


质量样板展示区的墙体钢筋绑扎工艺


  (2)、各种设备在操作前必须检修完好,保证其能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

  (3)、钢筋大批量生产前,对单位工程的所有钢筋按施工的部位,先后顺序把各种规格的钢筋画出大祥图,标出下料长度和角度及根数并放实样,填写钢筋放样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避免钢筋绑扎过程中发生碰撞。

  (4)、钢筋配料计算除钢筋的形状和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外,还应考虑有利于钢筋的加工、运输和安装。

  (5)、对外形复杂的构件,应采用1:1足尺或放大样的方法,来确定钢筋的制作长度和制作方案。

  (6)、钢筋放样表必须经钢筋工长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制作。

  3、钢筋加工制作:

  (1)、配料加工中的注意事项:

  a、配料计算前要认真看懂图纸,计算时应仔细运算并认真复核。

  b、对设计图纸中没有注明的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参照配筋的构造要求处理,必要时应征得设计人员同意。

  c、配筋计算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如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间距用的钢筋撑铁,防止钢筋骨架变形的斜撑铁等。

  d、配料计算完成以后,认真填写配料单。

  (2)、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代换时,应征得甲方监理设计单位的同意。

  (3)、制作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

  (4)、钢筋制作前,应按照大样试制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作,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钢筋加工及焊接注意事项:

  a、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b、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c、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时,其园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d、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e、钢筋焊接前必须先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f、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g、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根据国家标准对

  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检验。

  (7)、制作钢筋料牌:列入加工计划的配料单,需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作为钢筋安装中区分各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钢筋的标志。

  (8)、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若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或在除锈后钢筋截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剔除不用。

  4、操作工艺

  5、质量标准:按照SG-T027检查

  6、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切断尺寸不准确,应根据误差情况调整或返工;

  (2)、钢筋骨架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了质量标准允许值,对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它级别的钢筋均不得再一次调直和弯曲;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必须做到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7、成品保护

  (1)、各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好标志牌,防止雨淋日晒;

  (2)、转运半成品钢筋时不得抛投,避免钢筋变形;

  二、钢筋绑扎及安装:

  1、施工准备:

  (1)、认真学习图纸,弄清图纸上关于钢筋的安装位置、标高、形状和细部尺寸及一些特殊要求。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和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和增补。

  (2)、准备好砼保护层垫块:

  地下室底板(抗水板、筏板)垫块采用同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细石砼制作,垫块平面尺寸为50×50mm;在后浇带两边采用细石砼条,宽100,厚度40,即可做垫块,又可以防止浇注底板砼时漏浆,墙柱梁侧采用塑料垫块,顶板及楼层现浇板采用1:1的30×30mm水泥砂浆垫块,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以便绑扎固定。

  3)、清除模板内杂物:

  a、将模板内刨花、碎木块和垃圾等清除于净。

  b、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2)、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

  (3)、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

  (2)、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3)、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4)、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5)、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6)、准备好砼保护层垫块:墙柱梁侧采用塑料垫块,楼板采用30×30mm砂浆垫快。

  (7)、清除模板内杂物:将模板内刨花、碎木块和垃圾等清除于净。

  3、钢筋绑扎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2)、钢筋网、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且应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4、工艺流程:

  (1)、基础底板(抗水板或筏板)工艺流程: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底板钢筋→绑墙、柱钢筋。

  (2)、框架柱钢筋工艺流程:弹柱皮位置线、模板外控制线→清理柱顶浮浆到全部露石子→清理柱筋污渍→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绑扎(机械连接或焊接)柱子竖向钢筋→在柱顶绑定距框→在柱子竖向钢筋上标识箍筋间距→按标识的间距将箍筋从上到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扎

  (3)、框架梁(模内绑扎)工艺流程:划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竖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4)、框架梁(模外绑扎)工艺流程: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划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5)、楼板钢筋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水电工序插入→设置马凳、保护层垫块→绑负弯矩钢筋→钢筋验收。

  (6)、楼梯钢筋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7)、剪力墙钢筋工艺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绑暗柱钢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绑保护层垫块(或安放塑料钢筋保护层定位卡)→钢筋验收

  5、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1)、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2)、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4)、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5)、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甚至混凝土垫块可改用铁块代替。

  6)、底板钢筋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7)、由于基础底板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框架柱钢筋绑扎:

  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应注意抗震加密和接头加密),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2)、竖向钢筋连接:在本工程中,为充分保证工程质量及减少浪费,所有直径D≥14mm的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竖向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3)、框架柱钢筋的控制:根据设计图纸柱主筋的间距焊制柱主筋定位框,分别放置在柱中部和浇注混凝

  土上口端部。采用φ12的钢筋根据柱主筋的截面净尺寸加工而成,要求每条分档筋与柱主筋位置保持2mm的间距。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并注意抗震加密、接头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柱箍筋绑扎: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采用缠扣法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弯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6)、浇筑砼前在距楼面100-200mm处设临时固定卡具。

  7)、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1500毫米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8)、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7、质量样板展示区墙体钢筋绑扎:

  1)、绑扎顺序:修整预留连接钢筋→立2-4根竖筋→画横筋分档标志→绑两根横筋→画竖筋分档标志→绑其它竖筋→绑其余横筋。

  2)、施工要点:

  墙放完边线后,校正墙钢筋,使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调直理顺,调整宽高比不得大于1:6。先绑扎2-4根立筋,再绑2根横筋,在横筋上画好立筋分档线,再绑其它的立筋及横筋。墙体横竖双钢筋的交叉处要逐点绑扎,绑扎扣呈八字形分布。双排钢筋间设拉结筋,呈梅花型布置。

  3)、墙筋绑扎前在两侧各搭设两排脚手架,每步高度1.8米,脚手架上满铺脚手板,使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作业环境。

  4)、保护层及钢筋定位控制:

  a.用钢筋定距框保证墙所有立筋全部到位,墙体钢筋的定位采用竖向和水平梯子筋,梯子筋的做法为:

  采用2φ16或2φ14的钢筋为立筋,φ12的钢筋为横向支棍制作成梯子支撑筋,模板的支撑筋分三道,距板的顶、底各50mm一道,居中加一道,长度为所使用部位墙截面尺寸减2mm。

  b.墙体保护层厚度通过采用垫块及定距框来控制柱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以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c.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购置标准塑料垫块,这也是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措施。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8、板钢筋绑扎:

  1)、施工要点:

  a.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然后用墨线弹好钢筋间距控制线。

  b.按弹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摆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要及时配合安装。

  c.绑扎用八字扣,钢筋交点处均要绑扎。

  d.当楼板钢筋为双层双向通长时,纵向筋其上层筋在上,下层筋在下。

  e.楼板钢筋的搭接位置为上层钢筋在跨中1/3处,下层钢筋在支座处。楼板短跨方向上部主筋应置于长跨方向上部主筋之上,短跨方向下部主筋应置于长跨方向下部主筋之下。

  f.多跨连续板的底筋、面筋亦可在上述范围以外搭接,但应控制同一断面内搭接数≤25%总根数。

  g.板筋在支座处的锚固伸至支座中心,且不少于5d。

  h.为保证板的上部钢筋有效高度和位置,在双层配筋之间设置Φ14 500马凳筋及板凳铁,用来控制上、下筋的间距。

  i.保护层厚度,板底分布筋适当位置在纵横筋结点处垫塑料垫块与砂浆垫块相结合的办法来控制。

  j施工用通道支撑不得支于板钢筋上,施工人员亦不得在已安装好的板分布筋上行走。

  k.楼板上设备留洞处的钢筋不允许切断,因为设备管道安装好后设备留洞需用混凝土进行封堵。

  2)、楼板钢筋的控制:

  a.楼板钢筋沿板厚的位置控制采用支垫马凳筋和板凳铁的方法进行控制,板筋上层筋铺放在专用马凳筋和板凳铁上,马凳筋和板凳铁的钢筋直径应确保承受荷载不变形,马凳筋和板凳铁位于上下层筋之间成一字形和梅花形布置,马凳筋和板凳铁与上下层筋之间必须绑扎牢固。间距不大于500mm。

  b.钢筋绑扎的验收程序是:班组自检→工长检验→工种间交接检→总工组织专项检查员进行隐检→报监理验收。施工中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操作工艺。

  9、梁钢筋绑扎: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毫米。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3)、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角部主筋应紧贴箍筋角,绑扎牢固,采用套扣绑扎。

  4)、梁遇双层或多层钢筋时,用Φ25同梁宽间距1000短钢筋垫于上下层钢筋之间。

  5)、梁腰筋、吊筋位置以及弯起角度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摆放到位,当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

  错开设置,且拉筋挂在箍筋与腰筋十字交叉点上。在放下钢筋前应拉线调直,检查无误后再放下钢筋,放好垫块,最后再通线调整,确保保护层及位置正确。

  6)、当梁和柱边平齐时,梁主筋应放置在柱主筋内侧。梁箍筋局部可减小。

  7)、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10、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果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4)、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1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a.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b.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c.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d.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a.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b.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c.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d.钢筋对焊接头I、Ⅱ、Ⅲ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12、成品保护:

  (1)、柱子钢筋绑扎之后,不准践踏。

  (2)、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在浇筑混凝土前保持原有形状,浇灌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4)、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不要污染钢筋。

  (5)、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1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柱筋和剪力墙筋位移:原因是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宜用固定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完混凝土修整钢筋的位置。当钢筋位置有明显位移时必须进

  行处理,处理方案须经设计单位同意。一般宜用以下处理方法:

  a.竖筋位移可按1:6坡度进行调整。

  b.加垫钢筋或垫钢板的焊接方法。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原因是配制箍筋时按箍筋外径尺寸计算,造成骨架的宽和高均小于设计尺寸。另外采用双支箍筋的梁,经常出现箍筋组合绑扎后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在翻样和绑扎前应熟悉图纸,绑扎后加强检查。

  (3)、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未加密:原因是图纸不熟悉,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在绑梁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4)、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足10d(d为箍筋直径):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度弯钩。

  (5)、梁主筋进支座锚固长度不够,弯起钢筋位置不准:在绑扎前,先按设计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绑扎。

  (6)、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踩到下面: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且在浇筑混凝土前整修检查合格后再浇筑。

  (7)、板钢筋绑好不顺直、位置不准: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划线,从一面开始标出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

  (8)、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三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米的墙,要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固定钢筋的措施。

  (9)、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在配制加工过程中,切断柱钢筋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

相关产品

查看更多

经典案例

微信客服二维码

扫一扫加好友咨询